美国ECE PhD
by 21-信息-商桐
由于我个人的申PhD的历程和背景可能和往年同学差异较大,所以我想先谈谈自己的经历,作为一个特殊案例,并且增强一些想要读PhD但不够自信同学的自信心。然后再引用往年申美国PhD同学的高质量内容,给学弟学妹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完善的建议。
关于我的具体背景可以看我的个人部分,在这里简单来讲就是GPA3.85,均分89.87,年级排名20%,无paper,简历上有科研经历和课程项目经历,以及数模美赛H奖。
没错就是这么的平平无奇,我也自认为这个背景和其他申到美国乃至任何一所的学校的直博的同学难以相提并论。不过我也不想藏着掖着,希望通过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申PhD经历,给想深造的同学一点奇特的案例支撑和几点建议。
第一点,其实是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博?这一点我的高中同学问过我,当时拿到TAMU的PhD offer和CMU、UCSD等学校的MS offer的时候,他就非常理性地问过我,有没有想清楚之后读博是要干什么的。但是当时的我其实很难判断,因为老师的方向和本科信息学院开的通信、信号、微波、电路都无关,而且老师发文量不多,做的非常理论。所以我无法像他那样(他是做AI+社会的)列出自己未来publication的时间表或者一个草拟的degree plan。不过,其实我对老师做的东西还真挺感兴趣的,他之前做wireless network和restless bandits,涉及一些概率论,优化理论的东西,我是对这些数学变换比较感兴趣;此外,老师的研究比较偏理论但应用范围却很广,从论文中看就是problem formulation看很普遍,而experiment中取了多个领域的数据进行验证,至少我认为是比较有价值的研究。并且(可能是最重要的是)听那边的学姐学长说老师人挺不错的,而且还鼓励我们找实习,所以接了offer。
第二点,提高申PhD成功率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我来说,首先是套磁暑研。我是从2024年4月上旬开始套磁暑研的,其实已经很晚了。套2024年暑研应该从2023年冬就要开始。至于套磁的方法,就是列excel,大概20几所学校?查每个学校ECE学院(因为我是信息对口ECE的话概率更大吧)的感兴趣方向的老师,其实只要他的方向和你的经历有些重合的地方,并且你感兴趣,就该套磁了。不必太拘泥于发表过的文章或者做过的科研项目属于哪个领域。作为本科生,我认为很多老师其实更看重你的知识情况,代码能力(如果是工科的话)。厉害的竞赛经验或者代码项目是很加分的,不过,by the way,我导并不知道数模美赛是个什么比赛。。。另外有志向转专业的同学,比如从入学开学规划起做CS方向的科研,那当然可以直接套磁CS学院的导师,申CS的PhD。此外,有高质量论文(未必要顶会)肯定是妥妥的加分项,也是更优秀学校的入场券。但是很多老师事实上招的学生是之前没有一作论文的,我还听说对于有的老师而言,有(灌水?或者低质量)论文反而是扣分项。因此我鼓励大家多多套磁,反正也没成本。老师的品味和评判标准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关于申PhD,有些学校是强Committee制度,导师没啥话语权,而有些学校或者学院,招谁可能就是导师说了算。所以一千个导师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套完几波之后,我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石沉大海,只有一位GIT的美女华人老师礼貌谢绝说她不招人了,和我TAMU的导师,甚至认为我的简历不错,欢迎我作为研究生加入他的组。没错当时机构给我拟的暑研套磁模版错了,根本没提到summer这个词,只是询问研究机会,so老师认为我要申他的研究生。。。因此不要都听机构的。。(详见我的个人部分,也能看出我自己都没好好检查过)
于是我的2025fall申请季的PhD项目就只申了这一位老师,对的,我本来是要全申MS的选手,只是碰一碰运气。。。然后老师在除夕那晚回了邮件并且约了面试。后面还获得了offer。嗯所以我仅能分享的第三点就是面试。
对于简历的内容一定要完全熟悉,虽然当时老师没有对着我的简历问我,而是直接让我开讲。但是万一问了你哪个点,自己做的如果不能马上回答出来的话,我感觉多半寄了。熟悉简历之后,就是做一个展示的PPT。关于GPA,学过的课程(和他的研究相关的基础课程),做过的科研,代码能力与项目等做成简洁直观的英文PPT展示。关于代码,老师问过我写过最多的代码是多少行(一个project,无论matlab/python)。这个问题如果我没有写过比较大的一个,我就不会去记忆行数,也就答不出一个准确值。因此我认为是个精妙的问题。
而PPT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把科研经历详细地展开,包括背景介绍,问题建立,问题转化,关键部分的公式究竟是怎么变换过来的,都应该在PPT里写清楚,后面哪怕你实验没做完也没关系。我认为导师更看重你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逻辑。
此外,与老师的研究相关的课程内容最好要复习一下。比如老师问了我概率论和优化理论课内的比较基础的问题,当时我还真的不记得大数定律了。。。不过其他问题我基本都答出来了,包括对偶分解(dual decomposition),拉格朗日算子和KKT条件等。。。这不得不感谢我大四上修的“通信与信号处理中的优化理论”这门课,如果没有好好听课写作业做汇报做复现,我可能根本记不住。。更别提用英文快速讲出来。。。不过这些问题其实也比较基础。。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对老师的研究的了解,这可以从他的实验室网站(如果有),个人网站的presentation视频(这个大部分老师都会有),还有他的论文中获取。当然读过他的论文是一定的,否则怎么会申呢哈哈。最好对其中一两篇能熟悉一点,看不懂是正常的,至少你面试的时候不能谈到老师的研究的时候你都聊不起来。当然高手肯定有,能看懂老师的论文,做复现乃至提出创新点,但是这不是本文适用的对象了哈哈哈。如果老师的论文特别多,可以选近年的,拿过best paper award的主要是感兴趣的论文来看。
最后一点是诚恳的态度?基本的礼貌?老师后来发邮件时提到It’s nice talking to you好像是这么说的。反正我听不懂老师的英文时,我就诚恳地请求Can you say it again?对于自己薄弱的地方,就坦率地承认,当时我实验结果都没跑出来一点。。。其实是还在搭建仿真模型。。一些问答之后,老师还让我问the last question,我问do research最重要的是什么。老师思考了一会,说收好消极情绪继续工作,他说很多时候可能不是我们的工作不好,而是审稿人不理解,有时会很令人沮丧。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maybe)采纳合理的修改意见,或是优化自己论文的表达,更能让别人看懂接受。对了,老师还说不需要very smart,只需要一点点smart,但是需要较好的代码能力。
我个人的经历到此就没了。但是我可以补充一些,我觉得对于东大的宝子们最重要的可能是打破信息差,并且越早越好,倒真是比执着于某一门期末考试考到满绩更重要。小红书是个科研圣地,尽早利用推荐系统把自己的号练出来吧哈哈哈哈。很多实验室、海外及国内导师的招人信息上面都有,以及很多干货帖子。我用小红书就很晚了。此外,知乎上有些陈年老帖质量其实还挺好的,但是近年感觉已经废了。一亩三分地也可以多刷刷。在这些网站上刷,至少会让自己的视野追上国内比较顶尖的水平。嗯。。。
其他我觉得是不要盲目地找老师进组打工。。。虽说我们本科生时间是本钱,要多去试错,但是可以多打听多提前研究,至少看看老师的论文,或者网上对某些方向前景的客观评价。。。但是有资源有能力去到国内比较好的实验室去做科研训练的同学实在是少数,找校内老师其实性价比很高了。但是一定要找学长学姐乃至辅导员提前打听,我导员就在后来说应该当时找他帮我推荐。
正如20-电子-罗茗泽学长在2024飞跃手册中所言“美国 PhD 申请的门道实在太多,我只能尽量在下文知无不言,任何经验之谈都只是一家之言或者大量案例的总结, case by case 的分析是唯一永远正确的答案”,我尽量客观地介绍我的申PhD经历中和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提供一个奇特的案例。我觉得概括而言其实就是“爱拼才会赢”了。加油吧东大的年轻人们,永远年轻永远不知足。现在我已开学接近一周,逐步使用学校很多的科研资源,和导师meeting过一次,和学长学姐一起逛超市、上课加扯淡聊天,在一些welcome party被印度同学(他们很厉害)搭讪以及甚至阴差阳错的被派去做diffusion model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调研和论文复现,竟然貌似是纯纯的CS人了。我认为我在东大受到所有的不应该的不值得的痛苦和磨砺,所有踩过的坑,在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或者都已无所谓了。当然遗憾还是有很多。最后,保持向往远方的心!
其他ECE PhD申请经验:
24:20-电子-罗茗泽
23:19-吴院-兰自桐
20:16-信息-方崇舟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