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21-信息-LYX-UM-IME-Mphil

基础背景

出国GPA:3.4/4.0;85.32/100

IELTS:总分6.5,阅读7.5,写作6.0,口语7.0,听力5.5

科研:本就寥寥无几,和我现在研究方向相关的更是完全没有,只有看了一些简单的上世纪的论文后的reproduce

竞赛:基本是校级奖项没啥用

交流经历:无

荣誉:无奖学金,纯水荣誉,纯混子

实习:弱相关企业2月实习

推荐信: 1课程老师,1SRTP导师,1实习主管

申请结果

UM IME—Mphil 9.28 – 2.14 AD(奖学金待定)

UM IME—Msc 9.28 – 2.14 AD(无奖)

NTU 3.5+0.5+1 8.23-9.30 AD (无奖)

萌生出国(境)的想法

我本科其实很摆烂,基本没有怎么学,到大二发现保研无望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期间做了一些很水的SRTP项目,发现自己好像对通信并不感兴趣,就想着另寻出路。认真的研究了每个可能方向并且稍微看了一些论文之后,感觉更想在IC方向深造。最开始希望的是考研清深或者北深的集成电路,也确实有在做准备。但是当到了保研的同学都确定了去向,而自己仍在面临未来人生规划选择时,我看着我的660,张宇1000陷入了深深迷茫。可能是觉得心虚底气不足,也想着给自己找退路,我在考研期间也在做留学的准备。

选校/最终去向

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关注了车大的一些交流项目,以及境外一些学校的申请。包括港三新二的一年Msc,车大提供的3.5+0.5+1,以及一些欧陆地区的学校。在这期间关注到了澳大,之前有学长来这里暑期交流过,有和我讲澳大的微电子在亚洲范围内非常强,但我当时没放在心上。之后就稍微了解了一下澳门大学的msc和Mphil。相比于港三新二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虽然还是master但是可以进组并且拿到tape-out机会,之前在知乎看了很多经验分享贴里说,很多无tape-out无实习的微电子科班生的归宿就是fab厂。我也有在实习时候参观过,对于进fab厂这个事情实在是不能接受。所以这个Mphil就让我感到了一丝希望,但是听说面试可能有些难度,又觉得自己只能算半科班,抱着尝试的心情联系了老师,同时也在准备考研期间做了一些保底准备,比如报名了澳大的Msc做第二志愿,申请了东南大学的3.5+0.5+1(因为我现在导师同意指导我毕设,所以最终放弃录取),也准备了港三新二的投递(文书已经写好,最终没有投出去),甚至也准备了简历做好找工准备。

很庆幸的是面试时候和老师聊的比较来,他对于我做的reproduce论文的工作还算满意,就很痛快的给了我口头承诺,那个下午从李文正图书馆研讨间走出来的感觉会让我终身难忘。

费用

相比于港三新二,澳大三年总共150,000RMB左右的学费确实很具有性价比,而且有多种奖学金可以申请。住宿费用也在合理范围内,宿舍质量也很高(下面会细说),只是研二开始能否住宿舍需要抽签决定。生活成本相对于出国也是节约了不少,得益于口岸便利条件,选择去境内消费也非常方便(下面也会讲)。

文书撰写

UM的mphil本身对文书没什么要求,主要看面试情况以及 bg,所以我文书就是纯自己写加DS翻译润色

实习

就个人不成熟的对当时的形势的感觉(叠甲),信息学院的就业气息并不浓厚,大家好像并没有把找工当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我大三时期做课设时有和某老师深度交流过,顺便也咨询了实习的问题,老师表示如果我想找他是ok的。我当时想的是暑假跟老师水过去就好了,但是参观春季招聘会对我的震撼和飞跃重洋群里大家的交流,我好像意识到了找工作已经不是一件离我很远的事情了。于是赶在非常晚的时间海投简历,想要找一份暑期实习。

很显然,并不优秀的履历和并不妥善的时间节点大大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国内企业暑期实习机会少之又少,很少有企业会有一个专项的暑期实习生培养。但是只有投的够多还是会有一些能过的,然后就是各种的笔试面试。侥幸通过了两三个拿到了offer,从早选择了最贴近我想继续深造的方向的企业进行了实习,(虽然只是弱相关)。也是拿到了一次宝贵的技术岗实习经历。我在这里还是斗胆推荐各位学弟学妹们与其找自己的导师拿一个实习证明,不如找一份真正的实习来尝试一下,只有体验过才能知道工作和学习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IELTS备考

说实话考出来这个成绩,挺逆天的,复习了大概两个月左右,除了口语全是上网课自学的,以东大学生的搜索能力来说找点靠谱的网课应该不是难事。

稍微说一下口语,口语我用了cambly和italki这两个软件,两个软件可以和外教对话练习口语,整体价格方差很大,从100/h到500/h不等,当然其实一对一来看也不算太贵了。相对来说欧洲的会贵一些,东南亚的稍微便宜,不过里面的人水平是有保证的,不用担心他的能力问题。而且当时有些优惠活动,薅了羊毛,所以其实没有花很多钱。至于阅读,听力,写作,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应该没有什么传授经验的资格,就不做分享了。

Mphil/Msc介绍

Mphil是属于是港澳比较特色的培养方案,不过不同学校和学院具体上还会有差别。在澳大IME,基本上老师会把Mphil当半个博士来培养,听学长说这边80%的Mphil都会转博士,所以其实申请时候和申博流程差不多,但是bar相对来说会低一点。流程也比较简单,先发邮件咨询中意的导师,再约时间面试,这个时间尽可能早一点,恨到老师招满之后就不在面人了最晚最晚再10月中旬前就做完,否则大概率要捡漏了。大部分老师面试结束后都会给你口头答复,然后IME会给你发送一份官方的录取邮件,官网的录取通知要等到来年一月-二月才会发布。Msc申请则更简单一些,只要再录取系统中完成申请,接下来等通知就可以了。

面试内容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我当时被要求做一个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了我的项目(就是复现论文)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对组里在做的工作做了个介绍,让我确认是否对这个方向有兴趣,在我确认之后就口头通知录取了。不过其他老师面试形式可能不一样。申请通过与否主要要看老师眼缘,据学长所说,去年有某华五科班被rej的,这很玄学了。

不过要注意一下,部分学院Mphil也是两年,而且是先录取再进组。我的经验仅限于微电子学院,其他学院的具体情况最好到官网查证,并且去小红书找一些经验分享贴。

奖学金

Msc是没有的奖学金的。mphil23年之前每月都会有8000mop的奖学金,但是由于经济形势的原因,经费有所缩减,导致现在能发多少主要看实验室的经济状况和个人的表现,这个就很难说了。不如如果是Phd的话,一个月好像是12,500mop保底,所以要好好学习申请Phd(bushi),

Macau学习生活体验

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开学,总体体验来说比较chill,但我学微电子又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生活上稍微说说:

气候来说相对南京还算不错,可能因为靠海的原因体感上夏天是没有南京热的(起码在我来到这的10多天里),不过天气很多变,又可能上午还阳光明媚,下午就暴雨倾盆,这边的雨实在是哈人,真下得大的话带伞也没什么用。不过学校一般不会停课,除非台风风力达到八级风球(九级风)。这边到10月一般都会维持一个较高的温度,总的来说多带夏装。

吃的价格相对内地肯定是不便宜,但是也处于一个能接受的范围内,正常一天一人食花销完全可以控制在50-100rmb范围内,相比于澳门市区的价格还是很有性价比的。食物种类来看比较多样,但是其他地方的菜到这里肯定有所改良,所以不要抱有太高期待。不过,交通比较便利,去横琴吃未尝不可。

下面说一下交通,学校里有环校巴士,基本上可以连接学校内的任何地方,但是不知是不是暑期原因,感觉班次过少,等待时间稍长。出校的话一般是坐巴士,校内有巴士站直达,也可以去横琴口岸坐地铁进入澳门市区。往返大陆非常方便,在最近的校园公交站下车的话可以坐巴士前往横琴,也可以步行,步行通过口岸桥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比东南大学到百家湖商圈更快。到了横琴就很方便了,口岸直接连接着商场超市,能满足大部分娱乐需求。学校不算特别大,略小于九龙湖,但是属于南北比较长的类型,建议买个自行车满足平时通勤需求。

住宿条件相等不错,一年1w人民币就能住到双人间,宿舍内部设施齐全,开窗位置好的话可以赶上海景房,山景房。每一栋楼里面都有一些独特的设施,本科生是书院制,相对条件好像更好,但我没有进去过。就以我现在住的举例,每一层都有洗衣房厨房以及自习室会议室,第一层有健身房(只有有氧器械,拉伸器械,和一些哑铃),大型洗衣房,自习室等设施。出了宿舍,其他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综合体育中心内有50m的标准泳池,健身房使用的是诺德仕器械,球类运动场馆设施也相当专业,甚至还有岩墙可以抱石攀岩。

学习上来说:

就ime而言,无论是msc还是mphil,大部分同学都是bg不错的科班出身,周围同学基本上是985和部分强电类211如西电北邮,这两年也不乏复交的学生,还有部分本科就在澳大就读的同学,在这里学习压力肯定是有的。我舍友本科就在澳大就读,而且期间已经有一次tape-out经历了,据他说还有强者本科期间能有3次tape-out经历,这在大陆是难以想象的。

上课一般在晚上,英文授课,没有考试,所有课的成绩都是以report形式评定,如果你有自信,而且在本科期间学过相关课程,也可以申请免修。授课老师大多是年轻老师,还在科研一线,授课时也会讲到自己的经历,总的来说这些课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上课期间也能引发思索有所收获。

科研来看,进组之后几乎没人push,没有强制打卡需求,主要要看自己时间安排。我由于住的略远不太喜欢去工位,所以最近都是在宿舍工作。老师一般不会指定研究内容,我的导师就是给了几个topic,让我们自己去找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再做交流。如果想Tape-out机会不少,你的idea被认可且验证后是肯定能吃到组里资源的,每个组的资源应该都是够的,可以参考上面本科生可以tape-out三次,流片的具体时间会和工艺有关系。

其他

群里的飞跃手册帮了我很多,没想到我也能给后来人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可能我是头一个分享澳门留学经验的吧。总体上说澳门留学是相对小众的选择,但是性价比颇高。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非常欢迎大家和我交流,vx:ok25_25ok。

祝大家都前程似锦,万事顺意,offer拿到手软!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