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 21-吴院-姚力文-ALGANT-基础数学-MS
个人基础背景
东大GPA
3.91/4.8;Ranking:1/1(吴院数学独苗)(申请时)
出国GPA
3.78/4.0;89.7/100(申请时)
TOEFL
总分:94 阅读:25听力:24口语:22写作:23
GRE
无
科研
SRTP:流形及一类图上几何型偏微分方程 校级优秀 省级良好(指导老师:李逸)产出一篇(渗水的)论文被2025组合和图论会议接收
竞赛
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一 数模美赛M
交流经历
2023.08 剑桥
实习经历
无
荣誉
校奖 优秀学生干部 至善学子等
推荐信
四位皆东大教授
SEUYC:张浩教授(本科导师) 李逸教授 蒋飞达教授
数学学院:王小六教授
Diversity
组织了很多数学讨论班(?) 具体可见CV
联系方式
QQ:1332866119
E-mail:liwenyao2003@gmail.com
录取结果
学校
项目名称
Timeline
录取结果
UCB (彩票)
PhD
REJ
UCHI(彩票)
PhD
REJ
UMICH(彩票)
PhD
REJ
UWM (主申)
PhD
REJ
SBU(主申)
PhD
REJ
EPFL(主申)
MS
REJ
ALGANT (主申)
MS
12.15 - 3.30
AD(小奖)
FMJH(主申)
MS
REJ
选择出国(境)的原因
出国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特别是当你选择国内升学能保研去很好的学校的情况下。
于我,还是因为基础数学的特殊性,国内的科研资源匮乏(如肖梁教授和刘若川教授等,据传手下均已有二十多个研究生),并且实力目前都无法与欧美甚至日本相比,最后才选择了出国。
最初是想去京都大学的,但是需要考试,遂偷懒选择了申请欧美。如果选择代数甚至代数几何方向的,京都大学的确是在亚洲的最好的选择了,如果能进rims所那更是如鱼得水。京都大学的考试题难度不高,除了本科本科绝大多数人都会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其他的只有基础的微分流形、Galois理论等,并且是十几道题选择几题作答,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好准备的。如果有意向,所有的過去問都在京都大学官网可以找到。
最后选择去欧洲其实还是因为现代代数几何的发源地和中心基本还是在欧洲,特别是德(Bonn、马普所)和法(IHÉS)。
选校 / 最终去向
只有主申的ALGANT录取我了,而且也是我很想去的项目,那就去了呗。
可以简单介绍下这个项目。ALGANT全称是ALgebra, Geometry And Number Theory(代数,几何与数论),是一个Erasmus Mundus项目,人话就是欧洲多所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大名鼎鼎的《代数学方法》的作者,北大李文威教授也是ALGANT的毕业生)。
我最终的硕士安排是第一年在德国的Duisburg-Essen,第二年在意大利的Padova,都是代数数论及解析数论强校。
TOEFL备考
准备得比较仓促,考前只补了一个月口语写作,没啥大作用。自己看看b站找找口语和写作模板,多刷题比啥都强。
文书撰写
SoP最重要的就是让委员会看到你渴求学术的热忱。我的SoP基本就是讲讲自己组织和参加讨论班的经历,选择数学的动机以及以后的科研生涯和科研方向规划,没啥课外的做的很出众的diversity,然后也没能发出啥有意义的论文(客观来说这一点对准备走基础数学的本科生来说太过苛求了)。因此如果能有机会丰富自己的学业内外生活的事,还是尽力去做。
这里可以贴一下自己手搓的CV,仅供参考。
本科时间线
大一疫情,惰性作祟荒废一年;大二选择数学专业,疯狂凑课内学分和srtp学分荒废一年;大三开始接触基础数学,参加各类数学讨论班,并于大三下的数论课结识了本科导师张浩教授;大四跟着导师继续钻研和学习感兴趣的方向(代数几何、算术几何及p-进分析)。
你最后悔的一些事情
首先就是后悔没有从一开始就坚定地学习数学,浪费了至少两年的宝贵学习时间。
其次就是当时准备出国后,并没有完全的了解需要做哪些准备,导致不管是语言还是准备材料都显得十分仓促,更错过了提前寻找导师并出国暑研的机会。想要得到一个好的申请结果,还是得适当地分出一部分学数学的时间,来做好更全面更充分的准备。
碎碎念
其实小插曲很多,也可以放这里给大家当作前车之鉴。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尽早提交申请。
申请季前其实和UWM的数学系教授有过接触,并且对我印象很好,所以也是当作主申来申的。但是结果却是三天后光速被拒,理由很直截了当,申请人数过多,只能考虑提前申请的人了。近些年美国的申请形势很糟糕,PhD的名额也因为Stipend的削减而锐减,所以只考虑申请美PhD的同学也可以把目光看向欧洲。
另一个被拒的EPFL也是因为我卡着12.15的节点提交,结果被排到第二批次的申请人了(这个基本就是只考虑瑞士或周边欧洲国家,直接没希望了)。
以及另一所梦校Bonn的申请时间,在我开始准备材料的时候刚好截止一天,只能说吃了懒癌的亏。
其次是被录取了就尽快准备签证。
鉴于德国佬和上海领事馆的神秘效率,我面签被安排在了9.17,但是我9.24飞德国,10.1开学,十分仓促,很可能要和学校申请延迟到校。
Last updated